<i id="rlv1v"><output id="rlv1v"></output></i><span id="rlv1v"></span>

    <track id="rlv1v"></track>

    <var id="rlv1v"><font id="rlv1v"></font></var>

        <del id="rlv1v"><ol id="rlv1v"></ol></del>
        <video id="rlv1v"></video>

        <thead id="rlv1v"><mark id="rlv1v"></mark></thead>

          13580479827

          印刷技術知識

          宋代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與影響

          作者: admin來源: 本站時間:2017-04-16
              世界上第一個發明活字印刷術的是中國北宋時期的平民畢昇。史書上不見畢昇的生卒與經歷記載,據說是今浙江杭州人,與他同時代的沈括在著名的《夢溪筆談》卷十八中記載了他的發明:版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自馮瀛王始印五經,已后典籍,皆為版本。
          印刷技術早起發明

             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版。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 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貼之,每韻為一貼,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為余群從所得,至今保藏。

              沈括的這一記載使我們知道,畢昇是普通的布衣百姓,他在宋仁宗慶歷年間(1041—1048年)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畢昇的活字采用膠泥為材料,將其制作成一個個四方形的長柱體,在上面刻上反寫的單字,再置于火中焙燒以增加硬度,然后按韻排列,存放在格子里備用。排版時,在一塊鐵板上鋪上松脂、蠟和紙灰等物,放上書版大小的鐵框,依照書稿把所需的活字排在框內,排滿版后,把鐵板放在火上烘焙,使松脂和蠟熔化后用板把活字齊頭壓平,最后上墨、鋪上紙張印刷,印好后把活字拆出來,分類歸回到按韻存放的字匣子里,這樣,活字、印版、版框都可以反復使用,節省了大量的材料和勞動力,極大地方便了不同書籍的排版印刷。對此,沈括給予極高的評價:“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可惜畢昇當年發明的實物未能流傳下來,所印的書目現今也很難稽考了。但其所發明的活字形式及制活字、存字、排版、印刷工藝,已具備了活字印刷完整的流程。雖然泥活字的材質還存在著應用上的缺陷,然而,畢昇活字印刷技術這一偉大的創造,使印刷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對后世印刷技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活字印刷版

            1965年,溫州白象塔出土了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等殘頁,經許多專家鑒定,為泥活字印刷或鈐印的實物。崇寧二年為1103年,距畢昇發明泥活字僅五十多年。如果畢昇為杭州人氏的說法能夠成立,泥活字印刷技術在這段時間內傳播到溫州,既有可能,亦有實物證據。另據史料記載,南宋宰相周必大曾模仿畢昇的方法,在公元1193年用泥活字印過自著的《玉堂雜記》一書。元代的楊古也采用泥活字印書,說明畢昇的泥活字印刷方法在宋元兩代還是有過一定應用的。及至清代,蘇州人李瑤和安徽人翟金生根據畢昇的方法,自造泥活字印刷書籍,成為迄今所見最早的泥活字印刷的古籍實物。

            在畢昇活字印刷發明的啟發下,數百年來,中國人對于活字印刷材料和工藝的研究與發明持續不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宋末元初,有人發明了錫活字,而木活字也在這時期嶄露頭角,逐步得到發展應用。到了明代,木活字印刷比之元代更為普遍。銅活字印刷技術在明代中期以后,被許多著名的書坊廣泛使用。明弘治、正德年間(1488—1521年),鉛活字印刷也開始在常州許多書坊的印刷中應用。
          畢昇活字印刷術

             以畢昇為代表的中國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創造,加上后世人們在探索實踐中的發展與完善,直接推動了世界印刷技術的進步,是中國印刷術對世界文明作出的重大貢獻。宋元兩代是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與傳播時期。到了明代,隨著現代經濟、技術的萌芽和進步,對外交流的擴大,中國的活字印刷術進入了發展時期,并傳播到了海外。朝鮮是首先接受中國活字印刷術的國家,在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二百年之后的13世紀初期,朝鮮開始采用活字印刷。1376年,采用木活字印刷《通鑒綱目》成功之后,朝鮮的活字印刷得到了很大的進步。由于通商促進了中西文化交流,15世紀40年代,德國人谷登堡將活字印刷術引進歐洲,逐步發展了機械化的生產方式,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從此帶來了全球性的印刷技術工業化革命。



          Copyright © 2014-2017 廣州中福印刷廠 www.flash-games-master.com 版權所有 電話:13580479827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吉山珠吉路65號印刷科技園印刷咨詢在線客服: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技術支持:北京刻章友情鏈接交換: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欧美放荡极品
          <i id="rlv1v"><output id="rlv1v"></output></i><span id="rlv1v"></span>

            <track id="rlv1v"></track>

            <var id="rlv1v"><font id="rlv1v"></font></var>

                <del id="rlv1v"><ol id="rlv1v"></ol></del>
                <video id="rlv1v"></video>

                <thead id="rlv1v"><mark id="rlv1v"></mark></th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