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rlv1v"><output id="rlv1v"></output></i><span id="rlv1v"></span>

    <track id="rlv1v"></track>

    <var id="rlv1v"><font id="rlv1v"></font></var>

        <del id="rlv1v"><ol id="rlv1v"></ol></del>
        <video id="rlv1v"></video>

        <thead id="rlv1v"><mark id="rlv1v"></mark></thead>

          13580479827

          印刷技術知識

          木活字印刷術的發展現狀——瑞安的木活字印刷

          作者: admin來源: 本站時間:2017-04-16
            浙江是中國古代印刷技術的發祥地和印刷業的主要集中地,也是活字印刷的發明地和木活字印刷最初使用并廣泛傳播的地區。中唐時期,曾任越州(今紹興)知州的詩人元稹在為白居易《白氏長慶集》作的序中,就有越州刊刻該詩集的記載。兩宋時期,浙江杭州的雕版印刷為全國之冠,畢昇活字印刷術也在杭州發明。歷史上僅次于王禎的馬稱德木活字印刷記載在浙江奉化知州任上,同時,紹興府、慶元府、婺州、衢州都是刻書印書的集中地。明清兩代,浙江的印刷業更加興盛,各種印刷技術都得到發展和廣泛應用,其中,木活字印刷更多地用于民間宗譜的印刷。
          瑞安的木活字印刷技術

             浙江宗譜的印刷大都以木活字為主,據丁紅《木活字印刷文化在浙江家譜中的傳承與發展》一文的考證歸納,錄入浙江省圖書館《浙江家譜總目提要》的12775種家譜中,木活字本有9303種之多,占72%。伴隨著宗譜編印的需求,浙江許多地方都有專業的、職業化的,以地域和家族為群體的木活字宗譜編輯和印刷隊伍。這批人每當秋收之后,挑著字擔工具和簡 單的生活用品,到各地宗族祠堂里去修譜,數百年來,一代傳給一代,延綿不斷,及至社會急劇動蕩的民國時期,這個行當在浙江各地還十分盛行。特別是金華地區,紹興的嵊縣、新昌,寧波的寧海,溫州的瑞安、平陽、蒼南等地,都有許多人從事木活字印刷宗譜的 行當。

             1949年以后,由于社會制度的變化, 封建的宗族制度被徹底鏟除,浙江大部分地區停止了纂修宗譜的活動,木活字印刷技術也在這幾十年里逐步失傳。唯獨在浙南地區,由于過去地處偏僻,交通不便,人們更多地保留著傳統觀念,宗譜的纂修一直都在暗地里進行。因此,瑞安市以平陽坑鎮的東源村為集中地,以王氏家族成員為骨干力量,一直以來繼承并使用木活字印刷技術為這些宗族印刷宗譜,當今仍有數十戶家庭、百余人從事這項職業,形成了區域性的譜師群體,是全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為集中、人數最多的傳承地。

             瑞安東源村王氏家族的祖先居住在福建泉州的安溪,據家族的宗譜記載,其生活在元代初年的第十一代先祖王法懋隱居鄉閭,以修譜為業,當時正是木活字印刷開始應用的年代,王家以此作為傳家技術代代相傳。明天啟年間,該家族的一支后裔遷徙到浙江平陽。清乾隆元年(1736年),屬于這支后裔的王應忠舉家搬遷到瑞安的東源村居住,木活字印刷技術也從此在瑞安傳承至今。從現存該家族成員為各地宗族梓輯的木活字宗譜實物和有關記載來看,清代到民國時期從業人員眾多,梓輯宗譜分布地區很廣泛,遍及浙東南和閩北地區。新中國成立以后,東源村王氏家族并沒有放棄這項手藝,仍舊執著地用木活字為各地宗族印刷宗譜,甚至在“大躍進”、“文化大革命”時期都沒有停歇過。20世紀70年代,瑞安木活字印刷技術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當時東源村一批年僅十幾歲的青少年紛紛入行,學習木活字印刷和編輯宗譜的手藝。伴隨著改革開放的大潮,這項手藝漸漸地從“地下”走到“地上”,形成了農村“一村一品”的東源村木活字印刷產業經濟特色?,F在能掌握全套木活字印刷技術,被認定為木活字印刷技術傳承人的,基本上都是那時入行的青少年,共有十一人,其中國家級傳承人兩人,浙江省級傳承人一人。
          瑞安的木活字印刷技術

             瑞安木活字印刷技術完整地繼承和應用王禎《農書》里描述的基本工藝,與《武英殿聚珍版程式》的記載如出一轍,是古代先人的精湛技術在現代的再現。
             瑞安木活字印刷技術是依存于宗譜編印的需要而存在的,因此,這里有三個專用名詞需作解釋:
             一是“修譜”。“修譜”是人們對從事這項工作的性質和行為的稱謂,表示編輯、印刷或抄寫宗譜的行為過程,人們經常說 “我們宗族要修譜了”,或說“請某某人來修譜”;也表示一種職業,人們會說“某某人是修譜先生”。
             二是“梓輯”。古人有用梓木刻字的,故稱刻字印刷為“刻梓”或“付梓”。“梓輯”是瑞安木活字印刷宗譜的人們對修譜全部程序的概括性稱謂,“梓”表示印刷,“輯”包含了編撰的過程,某某人“梓輯”由此頻繁出現在宗譜的扉頁和序跋上,類似于書籍的編著者和印刷者的落款,凡使用木活字印刷的宗譜,都用“梓輯”的名稱。
             三是“譜師”。“譜師”是對以宗譜輯刻、印刷或抄寫為職業的人們的稱謂,上門修譜時,又往往尊稱其為“先生”。
          在本書中,凡相關的敘述,均統一采用“修譜”、“梓輯”、“譜師”三個詞語來表示。

             正是由于宗譜梓輯講究傳統的需要,木活字印刷技術能挺過現代高科技印刷技術的沖擊,以其根深蒂固的民族傳統和現代社會多元文化的需求,在浙江瑞安頑強地生存下來,保存了中國活字印刷術的偉大文明,成為中國千年活字印刷文明史的“活化石”。

          瑞安的木活字印刷技術
           
          Copyright © 2014-2017 廣州中福印刷廠 www.flash-games-master.com 版權所有 電話:13580479827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吉山珠吉路65號印刷科技園印刷咨詢在線客服: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技術支持:北京刻章友情鏈接交換: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欧美放荡极品
          <i id="rlv1v"><output id="rlv1v"></output></i><span id="rlv1v"></span>

            <track id="rlv1v"></track>

            <var id="rlv1v"><font id="rlv1v"></font></var>

                <del id="rlv1v"><ol id="rlv1v"></ol></del>
                <video id="rlv1v"></video>

                <thead id="rlv1v"><mark id="rlv1v"></mark></thead>